发布时间:2023-03-10浏览次数:258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徐婧)10日夜间至11日上午,北京出现中到大雪,这是今冬北京首场明显降雪。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截至11日12时,北京市属公园共接待雪中赏景游客超过8万人。
雪中的颐和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为应对今年冬天的首场降雪,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10日的预警部署下,北京市属公园自11日早4时起共出动5000余名职工,对门区、主干道、阶梯、桥面展开清扫工作,并主要针对古树名木、植物枝干上的积雪进行“掸雪减负”。
景山公园职工清扫积雪。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公园职工使用竹竿、扫帚、雪铲等各类扫雪工具,出动18辆推雪车、34台除雪机,对公园内的主干道、主要景点、门区等区域“随下随清”,保证游客游览安全。在山体、河岸、游船码头、假山小路等区域安放1300余处“道路湿滑”安全牌示,各门区设置防滑垫2000余平方米,入门处铺设防滑地毯3000余延米,并通过广播、LED显示屏等提示游客安全游园。
雪中的天坛公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雪中的北海公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雪中的陶然亭公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雪中的玉渊潭公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示午后到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等赏雪拍照的游客,雪后游园要注意避开有冰雪覆盖的树干房檐。园内温度较其它室外场所更低,建议游客佩戴帽子和手套,注意保暖。拍摄雪景时请注意脚下安全,切勿攀爬树木山石。(完)
中新网丽水12月11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徐勇)“油茶树,果实大,晒干榨油富万家。”位于浙闽边界的丽水市庆元县江根乡上杉坑村,这句朴实直白的唱词为村民津津乐道。
“近年来,江根乡借力‘双招双引’‘乡贤带富’引进的油茶产业结出了累累硕果。”上杉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地新乡贤胡光海近日受访时说,他们通过高山油茶综合生产服务中心和“共富工坊”带动农村留守老人从事生态油茶种植。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当地高山油茶基地累计发放工资800多万元,昔日“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油茶果如何惠及浙闽边界5乡25村低收入农户,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新乡贤胡光海。庆元县委统战部供图
时间拨回1999年,上杉坑村换届,曾在部队学医、当过赤脚医生的胡光海经村民鼓励当选村委会主任。最初几年,胡光海带领村民们修路,村庄整体面貌也有所改善。然而,胡光海注意到,2008年开始,上杉坑村“空心化”严重,村集体也没有收入。
“路修好了,没有产业不行,我和村委成员出去考察,发现我们村子1100米左右的海拔相对高了一些,土地也不是很肥沃,种植油茶比较合适。”胡光海说,当时,他们找到两个投资商,在村庄附近的山上种植了1000多亩油茶,但没过几年,投资商因为回报太慢而放弃。
这对上杉坑村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引进投资十分困难,而一旦放弃,村子周边的山又会成为荒山。
“我当时想到了两位乡贤,一个在温州开皮鞋厂,一个在外地经营商超,都有一定的资金。”胡光海说,自己马上找到他们介绍油茶产业,本以为会很困难,但出乎意料的是,两位乡贤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还留下了一句令他印象深刻的话语——“我们知道这个项目短时间内挣不到钱,但是看到山荒掉很可惜,看到老年人在家没收入更痛心”。
时光不负有心人。2011年至2022年,当地乡贤带头持续投资2900余万元,完成5000亩土地的流转与种植。2022年,上杉坑村生产精炼山茶油约50000斤,为村集体增收26万元,向百余位留守老人、残疾人等低收入群体发放劳动报酬308万元。
胡光海说,由于地处浙闽边界,所以从福建来上杉坑村务工的人很多,吃住都是村里提供,工资有160元每天,“每年10月霜降时,便到了采油茶果的季节,村里还会在福建、浙江等地临时招工进行采摘,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好几百人上山。”
小山村,也有发展的大能量;一颗油茶果,也能带动留守民众走上共富路。在胡光海心目中,这就是共同富裕最生动的诠释。“作为新乡贤,我将用更务实的举措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让大家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胡光海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