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24浏览次数:535
中新网杭州12月11日电(郭其钰)12月11日,走进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台湾农特产品馆,日月潭红茶、冻顶乌龙、百香果、酵素等产品彰显着最地道的台湾味道,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选购。台湾农特产品馆也成了农博会上人气最“旺”的展馆之一。
浙江农博会自1999年以来已举办24届,是该省规模大、档次高、辐射面大、成交额大的大型农业盛会,也是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参展交流,台湾农特产品已在浙江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台湾农特产品吸引消费者驻足购买。浙江台办 供图
台湾南投县农业处副处长曾银位对此颇有感触,他表示南投县从2006年开始组团参加浙江农博会,几乎每年都来。本届农博会首次设立港澳台地区农产品展区,曾银位带着南投县22个团队和农企再次打卡农博会。
“我想推荐三个最具南投特色的农产品,首先就是我们的旗舰产业茶叶,还有百香果和梅制品。”在展位前,曾银位向大陆消费者推荐台湾风味的产品。
台湾南投县农会总干事曾明瑞也是农博会的老朋友,“今年为了参加农博会,每一家参展农企都拿出最好的农特产品与大家分享,期盼在销售的同时相互交流,让两岸民众一家亲。”
曾明瑞透露,此次参加农博会的南投茶叶都经过严密控管,从茶叶的种植、施肥、管理到采收,全流程实行严格的溯源机制。南投茶叶需经过483项无毒检测后才能够上市销售。
农业是两岸交流时间最早、基础最好、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据统计,今年1至9月,浙台农产品贸易总额达1.34亿美元。
“我们愿为台湾农产品进入浙江市场搭建展销平台,为台青台商到浙江投资农业提供便利条件,让台农台青台商全面融入浙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新征程。”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燕峰说。
浙江省台办主任朱林森表示,近年来一批从事现代农业种植、乡村建设的台资企业在浙江投资落户,越来越多台胞台企带着优质农产品来浙江参加农博会、森博会、茶博会等大型展会。同时,浙江持续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支持台胞台企享受各类农业政策和涉农补助,为台胞台企带来广阔机遇。(完)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美国华美协进社原社长贺志明:从留学生到“中国通”
1979年,首批美国留学生来华。两年后,美国华美协进社原社长贺志明(James Heimowitz)来华留学。此后40余年,他时常辗转于中美两国,“与中国结缘是‘我是谁’的一部分,也是我的过去和现在的一部分”。
日前,在2023世界中文大会举办期间,贺志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从留学生的经历出发,谈中美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合作的希冀与愿景。
“我很难再与中国分开了。”他说起普通话时,“儿化音”使用得顺畅自然,“我从小就开始学习中文。我甚至不记得自己学了多久中文。事实上,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它已经成为我童年、青少年和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贺志明将记忆里第一次踏足中国的感受形容为“一个火星人降落在一个陌生的星球上”,“这里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我看到的是一片自行车的海洋。”
他成长的40年,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40年。“与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未来,中国会成为塑造世界和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一个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贺志明看来,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帮助世界其他国家通过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来了解中国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由此他谈到了孔子学院的工作。贺志明曾担任美国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理事长,现为孔子学院全球发展高级顾问。他直言自己以此为傲,“孔子学院是一股向善的力量。孔子学院的使命是真正成为连接人们的桥梁,并将汉语教育作为实现这一使命的方式。”
在贺志明眼中,世界面临的许多挑战源自无知和误解。孔子学院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解中国的语言技能和实际信息,提升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更好地形成对中国的认知,“而不是依赖他人作为过滤器”。
今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宣布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作为早期来华的美国留学生,贺志明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中国欢迎外国学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现身说法,“通过留学生自己的眼睛了解中国,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视角,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今年以来,多项中美人文交流活动相继举办,两国民间友好再续新篇。
“来自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总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在中国当地发生的事情。”贺志明认为,不可避免会有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焦虑,“但当你接触中国,无论是通过中国的美食、语言、体育还是历史,这种焦虑便会消解。”
“中美两国人民休戚与共,世界人民休戚与共。”在他看来,站在当下两国关系的新起点上,像2023世界中文大会这样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合作意识,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的意识。”贺志明说,“世界是一个整体,连接我们的点越多,我们就会变得越好。”(完) 【编辑:田博川】